返回頂部
400-0377-798
在線咨詢
微信二維碼
發布時間:2020-04-27 12:39:08 瀏覽次數:629次
進入4月以來,多位經銷商向家電圈反映,有一些空調企業和代理商發出了提貨價上漲的通知。通知給出的漲價原因眾多,但核心內容則是從5月1日起全面上調提貨價格,不同產品的漲幅普遍在5%-8%左右。言外之意,希望經銷商可以在5月前多提貨,避免因為漲價帶來的經營利潤損失。
隨后家電圈進一步了解到,目前對經銷商發出提貨價上漲通知的空調廠家,并非少數,還有不少的二三線企業。那么,在終端零售市場空調低價格戰持續不斷的背景下,為什么一些廠家和代理商還要逆勢漲價?這一輪漲價是否會成為一股行業大潮,還只是少數廠商的階段性壓貨手段?
目前,格力、美的還沒有上漲提貨價的動作和計劃,而且在各地市場上因為“火四月”活動拼搶很激烈,由此這輪提貨價上漲應該不會演變成為一場全行業的漲價大潮;同時,空調提貨價上漲并不意味著終端零售價的上漲,因此這一輪提貨價上漲并不會影響各個空調廠商終端市場的促銷節奏;再者,空調市場屬于完全開放競爭的領域,無論是價格上漲還是下調都屬于企業的自主經營行為,只要符合企業階段性的發展和經營策略即可。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輪空調廠商針對商家客戶的提貨價上漲,其短期目的更多還是為了刺激分銷商的打款提貨熱情,意在搶奪更多的商家倉庫和資金。因為5、6、7三個月屬于空調市場傳統的銷售旺季,加上今年受到突發疫情影響,很多渠道客戶開盤的提貨熱情低迷。由此,一些空調廠商選擇在4月提貨價上漲,就是希望可以進一步引導商家的提貨力度。當然,后期的漲價很可能會通過一些提貨政策獎勵來沖抵提貨價上漲的影響。
畢竟對于所有空調廠商來說,當下無論是面向渠道客戶的提貨價上漲,還是面向終端的促銷價下調,本質上都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貨出去、讓錢回來,讓企業活下去”。都是企業基于自身的發展、經營現狀和能力,釋放出來的一種市場經營態度,沒有對與錯的差異,只有合適與否的區別。畢竟,對于企業來說“冷暖自知”,外人永遠不知道你的經營苦衷。
盡管對于整個空調產業來說,上調提貨價是每家企業和商家都希望和期待的事情,畢竟價格戰已經打了快半年了,損失和透支的是產業鏈上下游群體的利潤和信心。但是,面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和消費局面,如果貿然漲價帶來的一系列結果很難預計:短期就是訂單和用戶被對手的低價搶走;中期則是企業整體訂單減少、規模收縮下的成本激增,存活成為******問題。
對此有空調企業人士直言:對于企業來說,當前漲價有社會風險,降價有生存風險,漲與不漲都是一道難解的復雜題。從產業層面看,空調提貨價確實是要上漲,低價格戰已經打了6個月,如果再這么打下去,幾乎沒有企業可以賺到錢;從商業層面來看,空調零售價格是不能漲、也不敢漲,必須要考慮社會輿情和市場用戶接受程度。
本文來自:中國制冷網 圖片來自百度